广东新活负离子科技
长江以北:18560231931
长江以南:18660108183
随着全国各地受不同程度雾霾的影响,空气净化设备逐渐成为家庭的刚需。但到底是选择滤网技术的净化设备还是负氧离子技术的净化设备,才能实现“三态污染”的超微净化?很多消费者并不知情。而选择上的偏差,很容易在空气净化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导致“被雾霾”的风险。
“三态污染”成健康隐形杀手,空气净化技术在不断更新
室内污染是多方面的,总体而言是物理污染(颗粒物等)、化学污染(甲醛等)、微生物污染(病菌等)。因此,选择一款能够全面去除“三态污染”的空气净化器非常有必要。
目前,空气净化市场主要以1.0版本的滤网技术、2.0版本的静电除尘技术和更高级别3.0版本的负离子技术为主。采用滤网净化且被广泛知晓的净化设备主要是滤网式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集1.0滤网技术与2.0静电除尘技术于一体),采用负离子技术的净化设备便是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但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的建议,消费者在选择空气净化设备力求达到净化效果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后续问题的产生,如二次污染等,以免在净化室内污染的同时再次“被雾霾”。
滤网净化器与新风系统各有利弊,但都无法解决二次污染问题
记者了解到,雾霾天气,无论使用哪种净化设备,消费者所追求的,都是希望能达到一个满意的净化效果。但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却表示,这样的追求实则代表着对净化设备认识的不全面。净化效果是净化设备需要实现的一个主要目标却不是唯一目标,能耗、噪音、衍生污染、二次污染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此前,央视《消费主张》节目将滤网空气净化器和新风系统进行了一项净化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在pm2.5去除指标上,同样运行1个小时后,滤网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要优于新风系统。
但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方面,滤网空气净化器在开启1个小时后,由于房间里有人在活动,二氧化碳浓度竟然从2000ppm上升到了2900ppm。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这个数值代表室内空气已处于污染状态。而新风系统开启后二氧化碳浓度从2000ppm减少为1900ppm,变化不大。
显然,滤网式空气净化器与新风系统各有优缺点,但要让它们单独、高效解决空气质量问题是不可行的。更何况,只要是利用滤网过滤,都存在滤网饱和后易造成室内空气二次污染的问题。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研究所教授张寅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消费者务必要定期更换滤网,否则净化器也可能成为室内空气污染源。
负离子技术打开净化新途径,但需要解决衍生污染物问题
针对滤网式空气净化的《gb/t18801-2015》新国标正式执行以来,滤网空气净化市场乱象不断被揭露,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与滤网技术截然不同的3.0负离子净化技术产品。
美国国家环保署(epa)研究发现,负离子在空气中的运动轨迹为“z”字型,可以加强微小粒子布朗运动效应,同时又有与颗粒物凝聚沉降的除尘作用,相当于兼具两种除尘效果,因而成为最理想的实现超微净化的净化因子。
但记者在采访中同样发现,采用了双极电晕放电技术、单极电晕放电技术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存在难以突破的瓶颈,即只能生成活性低的大粒径负离子,迁移距离近,净化面积有限;所采用的离子释放材料(金属、普通碳纤维等)电阻大,非常容易产生臭氧、氮氧化物等衍生污染物。如果长时间接触,同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新华社:生态负离子技术开启了人工生成负离子技术的生态化时代
2016年6月,《hb/t 021-2016》出台,为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行业提供了明确地参考指标,同时向业界及消费者指出,以负离子转换器技术(将大粒径负离子转换成小粒径负离子)、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超导材料,释放纯净的负离子)、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抗疲劳、抗衰减,稳定性强)等代表负离子技术领域高端水平的生态负离子技术,各项净化指标要远远优于滤网式空气净化器及新风系统,同时解决了大粒径负离子技术净化面积有限以及会产生衍生污染物的问题,为消费者提供了人手一份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选购指南”,开辟了一条室内空气“三态净化” “超微净化”的道路。
为了进一步验证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超微净化”效果是否属实,记者专门选取了一台采用了生态负离子生成芯片技术、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的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和一台采用了高级hepa滤网的空气净化器,进行了30分钟的普通室内pm2.5净化实验,并进行了实际效果对比。
结果表明: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相较于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室内pm2.5浓度降至更低。
对此,陶名章教授表示,这主要得益于生态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实现了小粒径、高活性负氧离子的生成,这种小粒径负离子的净化作用是大粒径负离子工作效率的300倍。而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技术的发明,避免了臭氧、氮氧化物等衍生污染物的产生,规避了“被雾霾”的风险。
4008-121913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